退避三舍 tuì bì sān shè
春秋时,晋、楚两国交战,晋国公子重耳遵守诺言,主动把军队后撤九十里。比喻对人让步或回避。
退避三舍 tuì bì sān shè
春秋时,晋、楚两国交战,晋国公子重耳遵守诺言,主动把军队后撤九十里。比喻对人让步或回避。
拼音: tuibisanshe
拼读:特(te1)卫(wei4),退(tui4)|波(bo1)异(yi4),避(bi4)|思(si1)安(an1),三(san1)|诗(shi1)饿(e4),舍(she4)
五笔: VNDW
语法:
语法: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战国时晋国国君重耳在与楚军交战中;信守当年立下的诺言开战前先退军九十里。”
晋楚两国在城濮交战时,晋文公重耳命令晋军~。
【0】见有警察来,他立即退避三舍。
【1】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我们应该退避三舍,养精蓄锐。
【2】晋楚两国在城濮交战时,晋文公重耳命令晋军退避三舍。
【3】这仗尚未开打,我们就先退避三舍,岂不是灭了自己的威风?
【4】惹他做啥?先退避三舍吧!
【5】看到他,大家有如看到毒蛇猛兽一般退避三舍。
【6】不用走进去看,仅听到它的嘶吼就足够令人退避三舍。
【7】他那势不可挡,排山倒海的气势摆出来,让人退避三舍。
【8】面对他们的无理取闹,我只能退避三舍。
【9】可见二位仁兄的学问,不但本校众人所不能及,即使天下文才,也当退避三舍哩!
【10】球场上实力说话,一切与篮球无关的都给我退避三舍。
【11】他身上散发出的高贵得不容亵渎的气息,不怒自威的神色,却让飘落的樱花也退避三舍。
【12】看着他那个气势凶凶的样子,我想就是老虎看见了,也得退避三舍。
退避三舍:主动退让九十里,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
舍本逐末 -> 末大不掉 -> 掉臂不顾 -> 顾后瞻前 -> 前歌后舞 -> 舞榭歌楼 -> 楼阁亭台 -> 台阁生风 -> 风尘之惊 -> 惊耳骇目 -> 目瞪口结 -> 结结巴巴 -> 巴巴劫劫 -> 劫富济贫 -> 贫而无谄 -> 谄谀取容 -> 容膝之地 -> 地网天罗 -> 罗纹结角 -> 角户分门 -> 门不夜关 -> 关怀备至 -> 至公无我 -> 我见犹怜 -> 怜贫惜老 -> 老而不死 -> 死不旋踵 -> 踵足相接 -> 接三连四 -> 四体不勤 -> 勤能补拙 -> 拙嘴笨舌 -> 舌敝耳聋 -> 聋者之歌 -> 歌功颂德 -> 德音莫违 -> 违天逆理 -> 理直气壮 -> 壮志未酬 -> 酬功给效 -> 效死输忠 -> 忠贯日月 -> 月地云阶 -> 阶前万里 -> 里勾外连 -> 连更星夜 -> 夜深人静 -> 静言令色 -> 色胆包天 -> 天付良缘 -> 缘情体物 -> 物极则反 -> 反治其身 -> 身心交病 -> 病民蛊国 -> 国破家亡 -> 亡命之徒 -> 徒有其名 -> 名山胜水 -> 水底摸月 -> 月下老人 -> 人情冷暖 -> 暖衣饱食 -> 食日万钱 -> 钱可通神 -> 神功圣化 -> 化枭为鸠 -> 鸠僭鹊巢 -> 巢毁卵破 -> 破家亡国 -> 国富民丰 -> 丰功茂德 -> 德隆望重 -> 重生父母 -> 母以子贵 -> 贵贱无常 -> 常年累月 -> 月明星稀 -> 稀世之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