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竹在胸

成竹在胸 chéng zhú zài xiōng

见“胸有成竹”,画竹子之前心中要先有竹子的形象。比喻在做事之前心中要有完整的谋划打算。

详细释义

拼音: chengzhuzaixiong

拼读:吃(chi1)鞥(eng2),成(cheng2)|知(zhi1)无(wu2),竹(zhu2)|资(zi1)爱(ai4),在(zai4)|西(xi1)衣(yi1)翁(weng1),胸(xiong1)

五笔: DTDE

语法: 谓语

语法: 宋·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例句

他对所做的事早已~。

用成竹在胸造句

【0】这件事王强早已成竹在胸,办起来易如反掌。

【1】他对所做的事早已成竹在胸。

【2】他回答老师的问题从容不迫,成竹在胸。

【3】歌咏比赛还没开始她就已经成竹在胸了。

【4】成竹在胸:此次测验,我成竹在胸,必定能获得好成绩。

【5】平时多复习,多巩固,成竹在胸,还怕什么考试?

【6】做好了这件事,我已是成竹在胸,请您放心吧!

【7】考试前充分的复习使我对考试成竹在胸在书的海洋中,我们如饥似渴地汲取知识的养分。

百科

成竹在胸。成竹:现成完整的竹子。画竹前竹子的完美形象已在胸中。比喻处理事情之前已有完整的谋划打算。语本 宋 苏轼 《文与可画篔簹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於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后以喻处理事情之前心里早有通盘的考虑和打算。《老残游记》第六回:“先生必有成竹在胸,何妨赐教一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