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涂而罢 bàn tú ér bà
半路上终止。比喻做事情有始无终。同“半涂而废”。
半涂而罢 bàn tú ér bà
半路上终止。比喻做事情有始无终。同“半涂而废”。
词 目 半涂而罢发 音 bàn tú ér bà释 义 半路上终止。比喻做事情有始无终。同“半涂而废”。出 处 唐·韩愈《论淮西事宜状》:“陛下持之不坚,半涂而罢,伤威损费,为弊必深。”用 法 作谓语、状语、定语;比喻做事有始无终。《论淮西事宜状》是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的一篇名作,与另一篇有关淮西的文章《平淮西碑》一样,都是写驻马店的。淮西一词是唐朝时期的地名,一般指今天淮河上游地区,包括安徽、湖北、长江北部和河南东南部分,其名称来源于唐代划分的淮南西道,因而简称淮西。而我们之所以把韩愈的《论淮西事宜状》定义为指现在的驻马店,是因为淮西的治所,即政府机关就在现在的汝南。在《论淮西事宜状》这篇文章当中,韩愈上奏天子要说的事宜,就是要端掉叛军头领,龟缩在汝南与朝廷分庭抗礼的叛军首领吴元济。 韩愈作为当时唐朝的政府官员,是个主战派。他在这篇文章中力主出兵剿灭叛军,并苦口婆心地劝说皇帝:“皇帝啊!如果您不能坚持把平叛继续下去,事情就这样半途而废,那最后的结果一定是损伤国威,浪费经费,危害深重啊!”想必这篇奏折一定也起到了作用,皇上最终下定了决心。公元817年,唐王朝以一场堪称中国军事史上最经典的战役之一“李愬雪夜入蔡州”平定了吴元济。之后,皇帝命韩愈为此次平叛树碑立传,韩愈便写了他生平最重要的一篇文章《平淮西碑》,为此次战役做了总结,这个碑当时就立在汝南县城北关。
罢黜百家 -> 家徒壁立 -> 立马万言 -> 言清行浊 -> 浊质凡姿 -> 姿意妄为 -> 为善最乐 -> 乐极则悲 -> 悲愁垂涕 -> 涕泪交流 -> 流落风尘 -> 尘羹涂饭 -> 饭蔬饮水 -> 水土不服 -> 服低做小 -> 小家子气 -> 气喘吁吁 -> 吁地呼天 -> 天上麒麟 -> 麟趾呈祥 -> 祥云瑞气 -> 气消胆夺 -> 夺眶而出 -> 出奇取胜 -> 胜任愉快 -> 快步流星 -> 星罗棋布 -> 布帛菽粟 -> 粟陈贯朽 -> 朽株枯木 -> 木公金母 -> 母难之日 -> 日理万机 -> 机杼一家 -> 家反宅乱 -> 乱世凶年 -> 年富力强 -> 强嘴硬牙 -> 牙牙学语 -> 语近词冗 -> 冗词赘句 -> 句栉字比 -> 比物此志 -> 志同道合 -> 合而为一 -> 一往而深 -> 深知灼见 -> 见神见鬼 -> 鬼吒狼嚎 -> 嚎天喊地 -> 地广人希 -> 希世之珍 -> 珍禽异兽 -> 兽穷则啮 -> 啮臂之好 -> 好学不倦 -> 倦尾赤色 -> 色仁行违 -> 违强陵弱 -> 弱水之隔 -> 隔世之感 -> 感激不尽 -> 尽如人意 -> 意兴索然 -> 然糠自照 -> 照猫画虎 -> 虎口扳须 -> 须髯如戟 -> 戟指怒目 -> 目断鳞鸿 -> 鸿爪留泥 -> 泥船渡河 -> 河清海宴 -> 宴安酖毒 -> 毒魔狠怪 -> 怪事咄咄 -> 咄咄怪事 -> 事在必行 -> 行远自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