贼喊捉贼 zéi hǎn zhuō zéi
比喻坏人为了逃脱罪责,转移目标,迷惑大家,反指别人是坏人。
贼喊捉贼 zéi hǎn zhuō zéi
比喻坏人为了逃脱罪责,转移目标,迷惑大家,反指别人是坏人。
拼音: zeihanzhuozei
拼读:资(zi1)欸(ei2),贼(zei2)|喝(he1)俺(an3),喊(han3)|知(zhi1)乌(wu1)窝(wo1),捉(zhuo1)|资(zi1)欸(ei2),贼(zei2)
五笔: MKRM
语法:
语法:
事件中间,他表现为一个~的流氓政客。
【0】贼喊捉贼是反动派逃避罪责时惯用的伎俩。
【1】他有种做贼心虚的感觉,因为开始他在贼喊捉贼。
【2】闹市中小偷常以贼喊捉贼的手法逃身。
【3】他贼喊捉贼,没想到反而暴露了身份,被抓了起来。
【4】显然纯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是一种贼喊捉贼的伎俩。
【5】日本侵略中国时,惯于使用贼喊捉贼的卑鄙伎俩。
【6】觉得"非你莫属"这个声明,有些贼喊捉贼的味道。
【7】帅子为了回城,决定铤而走险,演一出贼喊捉贼的好戏。
【8】香妹以贼喊捉贼的罪名被起诉。
【9】这完全是在"贼喊捉贼"。
【10】他们经常使用颠倒是非、贼喊捉贼的伎俩。
【11】明明自己是土匪,却打着剿匪的旗号招摇撞骗,这难道不是贼喊捉贼吗?
【12】这个人偷妄图用贼喊捉贼的办法,转移大家的注意,使自己逃脱。
贼喊捉贼是指做贼的人喊捉贼。坏人为了自己逃脱,故意制造混乱,转移目标,把别人说成是坏人。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假谲》:魏武少时,尝与袁绍好为游侠,观人新婚,因潜入主人园中,夜叫呼云:“有偷儿贼。青庐中人皆出现……绍遑迫自掷出,遂以俱免。”
贼喊捉贼 -> 贼心不死 -> 死而无怨 -> 怨气满腹 -> 腹有鳞甲 -> 甲第连天 -> 天粟马角 -> 角立杰出 -> 出乖弄丑 -> 丑类恶物 -> 物华天宝 -> 宝刀不老 -> 老大无成 -> 成人之美 -> 美男破老 -> 老马为驹 -> 驹留空谷 -> 谷父蚕母 -> 母难之日 -> 日薄桑榆 -> 榆枋之见 -> 见弹求鸮 -> 鸮鸣鼠暴 -> 暴雨如注 -> 注玄尚白 -> 白手成家 -> 家成业就 -> 就地正法 -> 法灸神针 -> 针锋相对 -> 对床夜雨 -> 雨零星乱 -> 乱语胡言 -> 言之有故 -> 故宫禾黍 -> 黍油麦秀 -> 秀色堪餐 -> 餐风啮雪 -> 雪胎梅骨 -> 骨软筋麻 -> 麻姑献寿 -> 寿满天年 -> 年富力强 -> 强凫变鹤 -> 鹤困鸡羣 -> 羣蚁溃堤 -> 堤溃蚁孔 -> 孔席墨突 -> 突然袭击 -> 击钵催诗 -> 诗肠鼓吹 -> 吹竹弹丝 -> 丝析发解 -> 解衣包火 -> 火烛小心 -> 心惊胆落 -> 落月屋梁 -> 梁孟相敬 -> 敬贤重士 -> 士饱马腾 -> 腾云驾雾 -> 雾释冰融 -> 融释贯通 -> 通宵彻旦 -> 旦暮入地 -> 地丑德齐 -> 齐纨鲁缟 -> 缟纻之交 -> 交臂历指 -> 指不胜屈 -> 屈指可数 -> 数九寒冬 -> 冬扇夏炉 -> 炉火纯青 -> 青黄不接 -> 接袂成帷 -> 帷幕不修 -> 修身洁行 -> 行远自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