萎靡不振

萎靡不振 wěi mǐ bù zhèn

萎靡:颓丧,不振作。形容意志消沉,精神不振作。也作“委靡不振”。

详细释义

拼音: weimibuzhen

拼读:乌(wu1)欸(ei3),萎(wei3)|摸(mo1)蚁(yi3),靡(mi3)|波(bo1)悟(wu4),不(bu4)|知(zhi1)摁(en4),振(zhen4)

五笔: AYGR

语法:

语法: 宋·马永卿《元城先生语录》:“至嘉祐末年;天下之事似乎舒缓;委靡不振;当时士大夫亦自厌之;多有文字论列。”

例句

小明近段时间~。

用萎靡不振造句

【0】考试失败了,应该总结经验教训,不应该萎靡不振,悲观失望。

【1】痛苦与哀愁已经使她的精神萎靡不振。

【2】小明近段时间萎靡不振。

【3】我发现她近来精神有点儿萎靡不振。

【4】没想到当年壮志凌云的他,今日竟然变得如此萎靡不振。

【5】我们应该扫除这里的萎靡不振之风,好好地大干一场。

【6】不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挫折,他总是勇往直前,一点也没有萎靡不振的样子。

百科

萎靡不振出自汉语成语一词;萎靡,也作委靡:颓丧。形容精神不振,意志消沉。作谓语、定语、状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