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烟四起

狼烟四起 láng yān sì qǐ

狼烟:古代用于边境报警,燃烧狼粪和薪柴冒起的烽烟。四方边境都有报警的烽烟。形容战乱不断或社会动荡不安。

详细释义

拼音: langyansiqi

拼读:了(le1)昂(ang2),狼(lang2)|衣(yi1)安(an1),烟(yan1)|四(si4)|七(qi1)蚁(yi3),起(qi3)

五笔: QOLF

语法:

语法: 明·沈采《千金记·宵征》:“如今狼烟四起;虎斗龙争;我到街坊上打听楚国招兵文榜消息。”

例句

隋炀帝凶狠淫佚,横征暴敛,使得民不聊生,国内~。

近义词

烽火连天  烽火遍地  

用狼烟四起造句

【0】那时狼烟四起,她只身走南闯北,我非常担心。

【1】唐朝末年,边塞经常狼烟四起。

【2】隋炀帝凶狠淫佚,横征暴敛,使得民不聊生,国内狼烟四起。

【3】唐朝天宝年间,安禄山叛乱,国内狼烟四起,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杜甫著名的《三吏》和《三别》,就是当时的真实写照。

【4】烽火连天、狼烟四起,亦是众侠客初试锋芒、建功立业的好时机。

【5】屋内狼烟四起,满地的破碗破摔,各个衣衫不整,脸花发乱。

百科

狼烟四起发 音:láng yān sì qǐ释 义: 指边疆不平静。形容到处都有战争或国内不安的现象近义词:烽火连天、烽火遍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