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如烟海 hào rú yān hǎi
广大繁多如茫茫大海。多指书籍、文献等数量多,极其丰富。
浩如烟海 hào rú yān hǎi
广大繁多如茫茫大海。多指书籍、文献等数量多,极其丰富。
拼音: haoruyanhai
拼读:喝(he1)奥(ao4),浩(hao4)|日(ri1)无(wu2),如(ru2)|衣(yi1)安(an1),烟(yan1)|喝(he1)矮(ai3),海(hai3)
五笔: IVOI
语法:
语法: 宋·司马光《进〈资治通鉴〉表》:“简牍盈积;浩如烟海;抉摘幽隐;枝计毫厘。”
我国典籍,~,更仆难数。
【0】看到这浩如烟海的书籍,他的头都昏了。
【1】中国的典籍浩如烟海,其中难免偽讹衍脱、附会误传,以致鲁鱼亥豕,所在多有。
【2】他推动了书法艺术的发展,也留下了浩如烟海的碑帖。
【3】中国历代的文学作品浩如烟海。
【4】在浩如烟海的人类语言中,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的现象比比皆是。
【5】北京图书馆的各种书籍浩如烟海,数不胜数。
【6】蒲松龄俚曲音乐之所以能在浩如烟海的明清俗曲中形成一支富有特色的流派,是有其独特的风格特点、音乐思维原则和表现手法的。
【7】这完全是件新工作,差不多要白手起家,得自己向那浩如烟海的书籍里淘沙拣金去。
【8】要从浩如烟海的文献中找到那篇文章很不容易。
【9】老师对同学说,世上之学问浩如烟海,是学之不尽的。
【10】图书馆里的藏书浩如烟海,你需要什么资料,都能找得到,查得出。
【11】从浩如烟海的古代文献中搜集地震的资料,有如沙里淘金,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
【12】我国的各种典籍浩如烟海。
形容文献、资料等非常丰富。
海水难量 -> 量入为出 -> 出口入耳 -> 耳听心受 -> 受宠若惊 -> 惊魂动魄 -> 魄散魂飘 -> 飘风骤雨 -> 雨旸时若 -> 若离若即 -> 即物穷理 -> 理屈词穷 -> 穷儿暴富 -> 富国彊兵 -> 兵车之会 -> 会逢其适 -> 适时应务 -> 务本抑末 -> 末路穷途 -> 途途是道 -> 道寡称孤 -> 孤文断句 -> 句斟字酌 -> 酌古斟今 -> 今是昨非 -> 非意相干 -> 干脆利落 -> 落花流水 -> 水菜不交 -> 交口称赞 -> 赞口不绝 -> 绝口不道 -> 道高魔重 -> 重床迭架 -> 架肩击毂 -> 毂击肩摩 -> 摩肩擦踵 -> 踵决肘见 -> 见时知几 -> 几不欲生 -> 生花之笔 -> 笔诛墨伐 -> 伐异党同 -> 同然一辞 -> 辞穷理屈 -> 屈节辱命 -> 命中注定 -> 定倾扶危 -> 危机四伏 -> 伏龙凤雏 -> 雏凤清声 -> 声希味淡 -> 淡而不厌 -> 厌难折冲 -> 冲坚毁锐 -> 锐挫气索 -> 索隐行怪 -> 怪雨盲风 -> 风流儒雅 -> 雅人清致 -> 致之度外 -> 外简内明 -> 明验大效 -> 效犬马力 -> 力不能及 -> 及宾有鱼 -> 鱼帛狐篝 -> 篝灯呵冻 -> 冻解冰释 -> 释生取义 -> 义海恩山 -> 山高水长 -> 长绳系景 -> 景入桑榆 -> 榆次之辱 -> 辱身败名 -> 名不虚得 -> 得寸得尺 -> 尺寸之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