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治武功

文治武功 wén zhì wǔ gōng

以文化教育感化,以武力征讨镇压。后指施行政教和从事征战的功绩。多用以称赞帝王或重臣。

详细释义

拼音: wenzhiwugong

拼读:乌(wu1)恩(en2),文(wen2)|智(zhi4)|五(wu3)|哥(ge1)翁(weng1),功(gong1)

五笔: YIGA

语法:

语法: 《礼记·祭法》:“汤以宽治民而除甚虐;文王以文治;武王以武功;去民之灾;此皆有功烈于民者也。”

例句

唐太宗雄才大略,~都有辉煌的成就。

近义词

经国济世  太平盛世  

反义词

文恬武嬉  兵荒马乱  

用文治武功造句

【0】古代帝王将相的文治武功,早已烟消云散。

【1】唐太宗雄才大略,文治武功都有辉煌的成就。

百科

文治武功: 文的责任在于治,在于从(水的)最细、小处开始;武的责任在于功,在于所作以劳安邦定国。【出处】:西汉·戴圣《礼记·祭法》:“汤以宽治民而除甚虐,文王以文治,武王以武功,去民之灾,此皆有功烈于民者也。”成语,指政治军事,常用于描述古代君主在统治国家或地区时的表现,如汉唐盛世。现也扩展到对一般管理者任内成绩的概述,或比喻推行措施中刚柔并济、软硬兼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