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乱反正 bō luàn fǎn zhèng
治理混乱的局面,使恢复正常。[近]兴利除弊。
拨乱反正 bō luàn fǎn zhèng
治理混乱的局面,使恢复正常。[近]兴利除弊。
拼音: boluanfanzheng
拼读:波(bo1)窝(wo1),拨(bo1)|了(le1)乌(wu1)按(an4),乱(luan4)|佛(fo1)俺(an3),反(fan3)|知(zhi1)鞥(eng4),正(zheng4)
五笔: RTRG
语法:
语法: 《公羊传·哀公十四年》:“拨乱世;反诸正;莫近诸《春秋》。”
在加州的严刑酷法下,他是一个~的好例子。
【0】这周,国会议员们将有机会拨乱反正。
【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中央采取了一系列拨乱反正的措施。
【2】在加州的严刑酷法下,他是一个拨乱反正的好例子。
【3】在文革结束后,国家致力于拨乱反正,文革时期社会上草菅人命的现象再也不存在了。
【4】要想使国民经济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首先必须拨乱反正。
【5】经过拨乱反正之后,宪政体制终於走上了正轨。
【6】面对混乱的价值观,我们应该拨乱反正,而非同流合污。
【7】表扬好人好事,对於社会风气有拨乱反正的正面效果。
【8】现今人心涣散,纪律鬆弛,急须有志之士拨乱反正,进行全面整顿。
【9】十一届三中全会具有拨乱反正、继往开来的深远意义。
【10】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党拨乱反正,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全国很快呈现出安定团结,繁荣昌盛的新局面。
【11】这里被搞得无章可循,无法可依,人心涣散,纪律松弛,急需拨乱反正,全面进行整顿。
【12】身为一个领导者,负有拨乱反正的职责。
拨乱反正,汉语词汇。拼音:bō luàn fǎn zhèng释义:拨:治理 乱:指乱世;反:通“返”,恢复。消除混乱局面,恢复正常秩序。
正言厉色 -> 色丝虀臼 -> 臼头深目 -> 目无全牛 -> 牛骥共牢 -> 牢骚满腹 -> 腹载五车 -> 车殆马烦 -> 烦文缛礼 -> 礼尚往来 -> 来历不明 -> 明哲保身 -> 身首异处 -> 处之夷然 -> 然糠自照 -> 照功行赏 -> 赏不逾时 -> 时望所归 -> 归正邱首 -> 首下尻高 -> 高世骇俗 -> 俗不可医 -> 医时救弊 -> 弊絶风清 -> 清风朗月 -> 月朗风清 -> 清辞丽句 -> 句栉字比 -> 比物假事 -> 事过情迁 -> 迁善去恶 -> 恶积祸盈 -> 盈则必亏 -> 亏心短行 -> 行踪无定 -> 定乱扶衰 -> 衰当益壮 -> 壮气凌云 -> 云屯森立 -> 立业安邦 -> 邦家之光 -> 光前絶后 -> 后海先河 -> 河鱼天雁 -> 雁南燕北 -> 北鄙之声 -> 声势烜赫 -> 赫赫巍巍 -> 巍然屹立 -> 立足之地 -> 地狱变相 -> 相辅而行 -> 行者让路 -> 路不拾遗 -> 遗笑大方 -> 方正不阿 -> 阿世盗名 -> 名卿巨公 -> 公私两便 -> 便宜行事 -> 事不师古 -> 古往今来 -> 来因去果 -> 果行育德 -> 德隆望重 -> 重手累足 -> 足足有余 -> 余烬复燃 -> 燃糠自照 -> 照猫画虎 -> 虎据龙蟠 -> 蟠青丛翠 -> 翠围珠裹 -> 裹粮坐甲 -> 甲第连天 -> 天灾人祸 -> 祸福倚伏 -> 伏首贴耳 -> 耳染目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