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形于色

怒形于色 nù xíng yú sè

形:显露。色:脸色。内心的愤怒显露在脸上。

详细释义

拼音: nuxingyuse

拼读:讷(ne1)悟(wu4),怒(nu4)|西(xi1)迎(ying2),形(xing2)|鱼(yu2)|思(si1)饿(e4),色(se4)

五笔: VGGQ

语法:

语法: 宋·洪迈《夷坚志》:“绍兴二十一年;唐嘉猷为教授;既试;将揭榜;游学进士福州人陈炎梦登大成殿;夫子赐之酒五尊。子夏怒形于色;举足蹴其二。”

例句

做人不要~,以免吃亏上当。

反义词

喜形于色  喜不自胜  喜笑颜开  

用怒形于色造句

【0】听了老师的批评以后,他还有点不服气,甚至怒形于色。

【1】怒形于色,在商场上是一大忌。

【2】做人不要怒形于色,以免吃亏上当。

【3】他目色一变,怒形于色,右拳握紧,暗暗运劲,愤愤道:“若不把他几人大卸八块,我誓不为人!”

【4】老方见小方出尔反尔,不讲信义,不禁怒形于色,拂袖而去。

百科

怒形于色,是汉语词汇,解释为内心的愤怒在脸上显露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