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地而坐

席地而坐 xí dì ér zuò

席地:把席子铺在地上。原指古人铺席于地,坐在席上。现泛指坐在地下。

详细释义

拼音: xidierzuo

拼读:西(xi1)姨(yi2),席(xi2)|的(de1)异(yi4),地(di4)|儿(er2)|资(zi1)乌(wu1)卧(wo4),坐(zuo4)

五笔: YFDW

语法: 谓语

语法: 《旧五代史·李茂贞传》:“但御军整众;都无纪律;当食则造庖厨;往往席地而坐。”

例句

在营火晚会上,大家~,又说又笑,欣赏着精彩的文艺节目。

近义词

起步当车  

用席地而坐造句

【0】到了中午,我们在山顶上的一棵松树下面,拿出自带的干粮席地而坐,边吃边聊,好不快活。

【1】护法大会上,人们三五成群,席地而坐诵经护法。

【2】在营火晚会上,大家席地而坐,又说又笑,欣赏着精彩的文艺节目。

【3】走久了,席地而坐,看蜻蜓在草尖上打盹儿,好像能听到生命肆意地增长。

【4】我们来到郊外春游,大家席地而坐,以天为帐,以地为席。

【5】同学们长跑之后,为了歇一会儿,就在操场上席地而坐。

【6】战士们席地而坐,谈笑风生。

百科

基本信息成语,意为古代人铺席于地以为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