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黄肌瘦 miàn huáng jī shòu
形容人营养不良或不健康的样子。[近]骨瘦如柴。[反]红光满面。
面黄肌瘦 miàn huáng jī shòu
形容人营养不良或不健康的样子。[近]骨瘦如柴。[反]红光满面。
拼音: mianhuangjishou
拼读:摸(mo1)衣(yi1)按(an4),面(mian4)|喝(he1)乌(wu1)昂(ang2),黄(huang2)|鸡(ji1)衣(yi1),肌(ji1)|诗(shi1)沤(ou4),瘦(shou4)
五笔: DAEU
语法:
语法: 元·杨梓《霍光鬼谏》:“眼欺缩腮模样;面黄肌瘦形相。”
周总理为国家和人民呕心沥血,在他生命的晚期,虽然被病魔折磨得~,但仍然坚持工作。
【0】他面黄肌瘦,眼窝深陷,已患病多日。
【1】许多大树脱去了绿色的衣装,换上了金色的秋装。小草被冻得面黄肌瘦,无精打采地依偎在大地母亲的怀抱中。
【2】娟子这段时间面黄肌瘦,人也没有精神,是不是病了。
【3】公元222年,关羽被杀,刘备悲痛欲绝面黄肌瘦,不顾诸葛亮、赵云等人劝阻,率领数十万大军顺江东下,大败而归。
【4】她的妈妈常年劳累,导致营养不良,面黄肌瘦的样子真让人同情。
【5】生病的小美看上去面黄肌瘦。
【6】三年自然灾害期间,由于缺衣少食,人人饿得面黄肌瘦。
【7】因营养缺乏,他显得面黄肌瘦。
【8】难民营里,孩子们个个面黄肌瘦,人人无精打采。
脸色发黄,注音:miàn huáng jī shòu,解释:脸色发黄,肌肤消瘦。形容人营养不良或有病的样子。
瘦羊博士 -> 士农工商 -> 商彝周鼎 -> 鼎折餗覆 -> 覆舟之戒 -> 戒骄戒躁 -> 躁人之死 -> 死有余辜 -> 辜恩背义 -> 义不取容 -> 容头过身 -> 身无完肤 -> 肤受之言 -> 言笑自若 -> 若涉渊水 -> 水流花落 -> 落落大方 -> 方寸已乱 -> 乱箭攒心 -> 心往神驰 -> 驰魂宕魄 -> 魄散魂飞 -> 飞遁鸣高 -> 高抬贵手 -> 手足重茧 -> 茧丝牛毛 -> 毛骨竦然 -> 然荻读书 -> 书不尽意 -> 意往神驰 -> 驰名当世 -> 世态人情 -> 情急智生 -> 生死不易 -> 易于反掌 -> 掌上观文 -> 文恬武嬉 -> 嬉笑怒骂 -> 骂天扯地 -> 地利人和 -> 和光同尘 -> 尘羹涂饭 -> 饭囊酒甕 -> 甕里酰鸡 -> 鸡争鹅斗 -> 斗而铸锥 -> 锥刀之利 -> 利己损人 -> 人琴俱亡 -> 亡魂丧魄 -> 魄荡魂摇 -> 摇身一变 -> 变风改俗 -> 俗不可医 -> 医时救弊 -> 弊帚自珍 -> 珍禽异兽 -> 兽穷则啮 -> 啮血为盟 -> 盟山誓海 -> 海天云蒸 -> 蒸蒸日盛 -> 盛况空前 -> 前庭悬鱼 -> 鱼贯雁行 -> 行步如飞 -> 飞流短长 -> 长驱直进 -> 进退裕如 -> 如指诸掌 -> 掌上明珠 -> 珠玉在侧 -> 侧目而视 -> 视日如年 -> 年复一年 -> 年衰岁暮 -> 暮景残光 -> 光可鉴人 -> 人声鼎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