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于泰山 zhòng yú tài shān
泰山:我国著名的高山,在山东省。比喻很有意义和价值。
重于泰山 zhòng yú tài shān
泰山:我国著名的高山,在山东省。比喻很有意义和价值。
拼音: zhongyutaishan
拼读:知(zhi1)瓮(weng4),重(zhong4)|鱼(yu2)|特(te1)爱(ai4),泰(tai4)|诗(shi1)安(an1),山(shan1)
五笔: TGDM
语法:
语法: 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他为抢救国家财产而牺牲,他的死~。
【0】安全生产,负责重于泰山。
【1】名节重于泰山,利欲轻于鸿毛。
【2】他为抢救国家财产而牺牲,他的死重于泰山。
【3】我公司郑重承诺:远盛轴承产品质量重于泰山,客户满意高于一切。
【4】为人民而死重于泰山。
【5】司马迁自我超越的主体意识,表现为重于泰山,超越生死的价值观。
【6】纵横开阖,张弛有道,出枪之间,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7】人,固有一死,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那可是自己选的。
【8】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9】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
【10】绿色孕育生命,防火重于泰山。
【11】那些烈士们,是为人民而死,死得重于泰山!
【12】死有重于泰山,轻于鸿毛,有识之士,应该死得其所。
【13】为人民利益而死,重于泰山。
【14】死,谁都难逃一死。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有些夸大鼓励的成分,也显得极端,但是前半句却是千真万确。和之前相反,离开的时候我们笑着,周围的人却哀伤。
【15】为了祖国的独立和解放而英勇献身的烈士们,他们的死是重于泰山的。
【16】可以说,奥运通信保障的重任重于泰山。
【17】一个人的死,或者轻于鸿毛,或者重于泰山。
重于泰山,比喻作用和价值极大。语出汉代司马迁 《报任少卿书》:“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 泰山 ,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宋 苏轼 《御试制科策》:“天下有事,则匹夫之言重於 泰山 。”《东周列国志》第六五回:“ 子鲜之誓,重于泰山 矣。”
山呼海啸 -> 啸傲风月 -> 月明星稀 -> 稀世之宝 -> 宝刀不老 -> 老鹤乘轩 -> 轩然大波 -> 波澜老成 -> 成群集党 -> 党邪丑正 -> 正色直言 -> 言行相顾 -> 顾后瞻前 -> 前倨后卑 -> 卑躬屈节 -> 节中长节 -> 节外生枝 -> 枝对叶比 -> 比岁不登 -> 登木求鱼 -> 鱼游釜内 -> 内忧外患 -> 患难与共 -> 共为唇齿 -> 齿少心鋭 -> 鋭挫望絶 -> 絶类离羣 -> 羣而不党 -> 党豺为虐 -> 虐老兽心 -> 心烦虑乱 -> 乱语胡言 -> 言信行果 -> 果熟蒂落 -> 落魄江湖 -> 湖光山色 -> 色如死灰 -> 灰心丧气 -> 气味相投 -> 投桃之报 -> 报仇雪恨 -> 恨之入骨 -> 骨瘦形销 -> 销魂夺魄 -> 魄散魂消 -> 消声匿影 -> 影只形单 -> 单鹄寡凫 -> 凫居雁聚 -> 聚少成多 -> 多愁多病 -> 病风丧心 -> 心术不端 -> 端人正士 -> 士农工商 -> 商彝夏鼎 -> 鼎湖龙去 -> 去食存信 -> 信而有证 -> 证据确凿 -> 凿龟数策 -> 策顽磨钝 -> 钝学累功 -> 功成骨枯 -> 枯鱼之肆 -> 肆无忌惮 -> 惮赫千里 -> 里外夹攻 -> 攻其无备 -> 备位充数 -> 数白论黄 -> 黄人守日 -> 日月合壁 -> 壁间蛇影 -> 影形不离 -> 离本趣末 -> 末路穷途 -> 途穷日暮 -> 暮翠朝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