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于泰山

重于泰山 zhòng yú tài shān

泰山:我国著名的高山,在山东省。比喻很有意义和价值。

详细释义

拼音: zhongyutaishan

拼读:知(zhi1)瓮(weng4),重(zhong4)|鱼(yu2)|特(te1)爱(ai4),泰(tai4)|诗(shi1)安(an1),山(shan1)

五笔: TGDM

语法:

语法: 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例句

他为抢救国家财产而牺牲,他的死~。

近义词

万古流芳  彪炳千古  

反义词

秋毫之末  轻于鸿毛  轻如鸿毛  

用重于泰山造句

【0】安全生产,负责重于泰山。

【1】名节重于泰山,利欲轻于鸿毛。

【2】他为抢救国家财产而牺牲,他的死重于泰山。

【3】我公司郑重承诺:远盛轴承产品质量重于泰山,客户满意高于一切。

【4】为人民而死重于泰山。

【5】司马迁自我超越的主体意识,表现为重于泰山,超越生死的价值观。

【6】纵横开阖,张弛有道,出枪之间,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7】人,固有一死,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那可是自己选的。

【8】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9】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

【10】绿色孕育生命,防火重于泰山。

【11】那些烈士们,是为人民而死,死得重于泰山!

【12】死有重于泰山,轻于鸿毛,有识之士,应该死得其所。

【13】为人民利益而死,重于泰山。

【14】死,谁都难逃一死。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有些夸大鼓励的成分,也显得极端,但是前半句却是千真万确。和之前相反,离开的时候我们笑着,周围的人却哀伤。

【15】为了祖国的独立和解放而英勇献身的烈士们,他们的死是重于泰山的。

【16】可以说,奥运通信保障的重任重于泰山。

【17】一个人的死,或者轻于鸿毛,或者重于泰山。

百科

重于泰山,比喻作用和价值极大。语出汉代司马迁 《报任少卿书》:“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 泰山 ,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宋 苏轼 《御试制科策》:“天下有事,则匹夫之言重於 泰山 。”《东周列国志》第六五回:“ 子鲜之誓,重于泰山 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