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荆 fù jīng
荆,楚木,可作鞭杖。负荆指背负鞭杖,请求责罚。表示认错赔礼。
负荆 fù jīng
荆,楚木,可作鞭杖。负荆指背负鞭杖,请求责罚。表示认错赔礼。
拼音: fujing
拼读:佛(fo1)悟(wu4),负(fu4)|鸡(ji1)鹰(ying1),荆(jing1)
五笔: qmag
语法:
语法:
【0】廉颇向蔺相如负荆请罪,谱写了将相和的美谈。
【1】昨天言语多有冒犯,今天特来负荆请罪,请您多包涵。
【2】只怪我们用错了人,应当负荆请罪。
【3】我今特来寻贤弟,负荆请罪造。
【4】廉颇负荆请罪的故事,家喻户晓。
【5】考试没考好,又故意隐瞒,事发,我只好负荆请罪。
【6】廉颇向蔺相如负荆请罪,以求对方谅解。
【7】追究起来,这事错在你,赶紧负荆请罪去吧!
【8】你最好是负荆请罪,我相信他会原谅你。
【9】既然已知是自己的错,除了负荆请罪以求对方宽容,还有什么好办法?
【10】廉颇负荆请罪的故事一直为人们津津乐道。
【11】我今天来是向你负荆请罪的,昨天我不该出言不逊,实在对不起,请你原谅。
【12】廉颇负荆请罪的行为所以被肯定,就是大家佩服他知错能改的勇气。
【13】正是因为廉颇敢于负荆请罪,史上才有了“将相和”的佳话。廉颇和蔺相如后来结成了刎颈之交。
【14】廉颇深明大义,向蔺相如负荆请罪,从此将相和,国家兴。
【15】你向他赔礼道歉就行了,何必肉袒负荆。
【16】我惹妈妈生气了,我决定负荆请罪向她道歉。
【17】王先生又鞠躬又送花,只因误会了太座,不得不负荆请罪。
【18】对于他负荆请罪,勇于悔改的作法,我深感钦佩。
【19】他知道别人对自己的好意后,负荆请罪。
“负荆”出自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战国时期,赵国有两个著名的人物,一个是身经百战,以骁勇而闻名于诸侯国的大将廉颇;另一个是能言善辩,足智多谋的宰相蔺相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