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蕉寻鹿 fù jiāo xún lù
同'覆鹿寻蕉',《列子.周穆王》:'郑人有薪于野者﹐遇骇鹿﹐御而击之﹐毙之。恐人见之也﹐遽而藏诸隍中﹐覆之以蕉﹐不胜其喜。俄而遗其所藏之处﹐遂以为梦焉。顺途而咏其事﹐傍人有闻者﹐用其言而取之。既归﹐告其室人曰:'向薪者梦得鹿而不知其处﹐吾今得之﹐彼直真梦者矣。''后以'覆鹿寻蕉'比喻恍忽迷离﹐糊里糊涂或得失无常﹐一再失利。
覆蕉寻鹿 fù jiāo xún lù
同'覆鹿寻蕉',《列子.周穆王》:'郑人有薪于野者﹐遇骇鹿﹐御而击之﹐毙之。恐人见之也﹐遽而藏诸隍中﹐覆之以蕉﹐不胜其喜。俄而遗其所藏之处﹐遂以为梦焉。顺途而咏其事﹐傍人有闻者﹐用其言而取之。既归﹐告其室人曰:'向薪者梦得鹿而不知其处﹐吾今得之﹐彼直真梦者矣。''后以'覆鹿寻蕉'比喻恍忽迷离﹐糊里糊涂或得失无常﹐一再失利。
春秋 时, 郑国 樵夫打死一只鹿,怕被别人看见,就把它藏在坑中,盖上蕉叶,后来他去取鹿时,忘了所藏的地方,于是就以为是一场梦。他不是把真实的事当梦,便是把梦当真实的事儿。后遂以“覆蕉寻鹿”等比喻把真事看作梦幻而一再失误。
鹿死谁手 -> 手足之情 -> 情深友于 -> 于事无补 -> 补过拾遗 -> 遗臭万年 -> 年逾古稀 -> 稀奇古怪 -> 怪事咄咄 -> 咄咄怪事 -> 事危累卵 -> 卵覆鸟飞 -> 飞蛾投火 -> 火上加油 -> 油嘴花唇 -> 唇齿之邦 -> 邦家之光 -> 光彩陆离 -> 离魂倩女 -> 女娲补天 -> 天与人归 -> 归心似箭 -> 箭在弦上 -> 上援下推 -> 推三阻四 -> 四面楚歌 -> 歌功颂德 -> 德音莫违 -> 违世异俗 -> 俗下文字 -> 字字珠玉 -> 玉洁松贞 -> 贞元会合 -> 合胆同心 -> 心悦神怡 -> 怡情悦性 -> 性命交关 -> 关山迢递 -> 递胜递负 -> 负阻不宾 -> 宾朋满座 -> 座无虚席 -> 席上之珍 -> 珍禽奇兽 -> 兽困则噬 -> 噬脐无及 -> 及瓜而代 -> 代代相传 -> 传经送宝 -> 宝刀不老 -> 老子长孙 -> 孙康映雪 -> 雪案萤窗 -> 窗间过马 -> 马足车尘 -> 尘羹涂饭 -> 饭来张口 -> 口耳并重 -> 重迹屏气 -> 气喘如牛 -> 牛羊勿践 -> 践土食毛 -> 毛骨耸然 -> 然糠自照 -> 照功行赏 -> 赏功罚罪 -> 罪大恶极 -> 极武穷兵 -> 兵强马壮 -> 壮气凌云 -> 云淡风轻 -> 轻财好士 -> 士饱马腾 -> 腾蛟起凤 -> 凤子龙孙 -> 孙庞斗智 -> 智均力敌 -> 敌惠敌怨 -> 怨天怨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