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低眉 pú sà dī méi
像菩萨那样低眉看人。形容人的面貌慈祥善良。
菩萨低眉 pú sà dī méi
像菩萨那样低眉看人。形容人的面貌慈祥善良。
佛陀那么大的神通,尚且~,你凭什么傲视一切!
【0】金刚怒目,菩萨低眉,你在红尘路上,丝路着锦,我在秋天深处,落笔成书。
【1】金刚怒目降四魔,菩萨低眉悯众生。
【2】佛陀那么大的神通,尚且菩萨低眉,你凭什么傲视一切!
【3】我的演讲分两种,对男生金刚怒目,对女生菩萨低眉。
菩萨低眉,常用来形象、生动地描绘人的慈善之态。就像用“菩萨心肠”来说明人的心地善良一样。我们在佛教寺庙中可以见到众多的菩萨塑像,它们眉宇低垂,俯视群生,显得十分端庄慈祥。《太平广记》卷一七四引《谈薮》谓:“薛道衡游钟山开善寺,谓小僧曰:‘金刚何为怒目?菩萨何为低眉?’答曰:‘金刚怒目,所以降服四魔;菩萨低眉,所以慈悲六道。’”以后也引申为优待、另眼相看的意思。如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第五回说:“若是再高等的呢,结识得几位有体面的洋大人,那就任凭老佛爷见著你,也只好菩萨低眉了。”
眉头眼尾 -> 尾生之信 -> 信赏必罚 -> 罚一劝百 -> 百谋千计 -> 计日以期 -> 期颐之寿 -> 寿比南山 -> 山南海北 -> 北叟失马 -> 马瘦毛长 -> 长歌当哭 -> 哭哭啼啼 -> 啼啼哭哭 -> 哭天抹泪 -> 泪眼汪汪 -> 汪洋大肆 -> 肆意横行 -> 行师动众 -> 众人国士 -> 士农工商 -> 商彝周鼎 -> 鼎镬如饴 -> 饴含抱孙 -> 孙庞斗智 -> 智周万物 -> 物以类聚 -> 聚众滋事 -> 事不过三 -> 三求四告 -> 告老在家 -> 家破人离 -> 离经叛道 -> 道东说西 -> 西鹣东鲽 -> 鲽离鹣背 -> 背前面后 -> 后福无量 -> 量力而行 -> 行远自迩 -> 迩安远至 -> 至公无私 -> 私谐欢好 -> 好生之德 -> 德薄能鲜 -> 鲜艳夺目 -> 目下十行 -> 行不逾方 -> 方领矩步 -> 步月登云 -> 云中仙鹤 -> 鹤骨鸡肤 -> 肤皮潦草 -> 草木萧疏 -> 疏而不漏 -> 漏泄春光 -> 光华夺目 -> 目乱精迷 -> 迷而知返 -> 返邪归正 -> 正声雅音 -> 音容如在 -> 在劫难逃 -> 逃之夭夭 -> 夭桃穠李 -> 李代桃僵 -> 僵李代桃 -> 桃僵李代 -> 代越庖俎 -> 俎樽折冲 -> 冲风破浪 -> 浪子宰相 -> 相时而动 -> 动如参商 -> 商彝夏鼎 -> 鼎鼐调和 -> 和而不唱 -> 唱沙作米 -> 米已成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