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给自足 zì jǐ zì zú
给:供给。足:满足。依靠自己的生产,满足自己的需要。
自给自足 zì jǐ zì zú
给:供给。足:满足。依靠自己的生产,满足自己的需要。
拼音: zijizizu
拼读:自(zi4)|鸡(ji1)蚁(yi3),给(ji3)|自(zi4)|资(zi1)无(wu2),足(zu2)
五笔: TXTK
语法:
语法: 《列子·黄帝》:“不施不惠;而物自足。”
以前人们过的是~的生活。
【0】人们都希望过着自给自足无忧无虑的日子。
【1】我国虽然人口众多,但粮食已经可以自给自足。
【2】以前人们过的是自给自足的生活。
【3】长期以来,农业一直处于分散、落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之中。
【4】资本主义生产打破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人与人之间的社会联系大大加强。
【5】宗城内,自给自足,衣食无忧。
【6】不论在什么地方,殖民者都必须主要依赖小农场和自给自足。
【7】我自给自足,又不是谁的负累,上帝让我活多久我都受之无愧。
【8】我自给自足,食无求饱,居无求安,面对着两壁书,神游方外。
【9】中国历来是自给自足的"中史之国。"。
【10】陶渊明非常快乐地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
【11】要教育人民自力更生,自给自足,解决生活问题。
【12】小农经济的特点之一是自给自足。
【13】定居到这个地方的人一直都很努力的工作,自给自足。
【14】战士们开荒种地,纺纱织布,不到两年时间就做到了丰衣足食,自给自足。
【15】自给自足和自然经济不能促进生产的飞跃发展。
【16】直到整个计画成功到可以自给自足,我们才会开始获利。
自给自足,写的是中国古代时期长期存在自己做的小农经济。以家庭,个人生产为单位。满足自身需求。出于《三国志·吴志·步隲传》:“种瓜自给。”《列子·黄帝》:“不施不惠,而物自足。” 给:供给。依靠自己的生产,满足自己的需要。
足足有余 -> 余桃啖君 -> 君辱臣死 -> 死而无悔 -> 悔之无及 -> 及溺呼船 -> 船坚炮利 -> 利灾乐祸 -> 祸从口出 -> 出乎意外 -> 外宽内明 -> 明若观火 -> 火急火燎 -> 燎发摧枯 -> 枯木生花 -> 花街柳陌 -> 陌路相逢 -> 逢时遇节 -> 节衣缩食 -> 食不充肠 -> 肠肥脑满 -> 满天星斗 -> 斗量车载 -> 载一抱素 -> 素未谋面 -> 面不改色 -> 色衰爱弛 -> 弛高骛远 -> 远亲近邻 -> 邻女窥墙 -> 墙上泥皮 -> 皮里阳秋 -> 秋月寒江 -> 江郎才掩 -> 掩口失声 -> 声求气应 -> 应权通变 -> 变化万端 -> 端本澄源 -> 源源不断 -> 断梗飘蓬 -> 蓬门荜户 -> 户枢不蠹 -> 蠹国耗民 -> 民不聊生 -> 生众食寡 -> 寡鹄孤鸾 -> 鸾只凤单 -> 单文孤证 -> 证据确凿 -> 凿壁偷光 -> 光华夺目 -> 目治手营 -> 营营逐逐 -> 逐机应变 -> 变本加厉 -> 厉世摩钝 -> 钝学累功 -> 功德无量 -> 量能授官 -> 官虎吏狼 -> 狼贪虎视 -> 视死如饴 -> 饴含抱孙 -> 孙庞斗智 -> 智勇兼全 -> 全身远害 -> 害人不浅 -> 浅见寡闻 -> 闻风远扬 -> 扬铃打鼓 -> 鼓衰力尽 -> 尽心竭力 -> 力敌千钧 -> 钧天广乐 -> 乐于助人 -> 人非草木 -> 木公金母 -> 母难之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