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 bǎi jiā zhēng míng

百家:指学术上各种派别。争鸣:发出声音,发表意见。原指战国时期儒、墨、法、道等各家学说蜂拥而起,各种流派互相争论、互相批评的局面。现比喻学术上不同学派的自由争论。

详细释义

拼音: baijiazhengming

拼读:波(bo1)矮(ai3),百(bai3)|鸡(ji1)衣(yi1)啊(a1),家(jia1)|知(zhi1)鞥(eng1),争(zheng1)|摸(mo1)迎(ying2),鸣(ming2)

五笔: DPQK

语法:

语法: 《汉书·艺文志》:“凡诸子百家;……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联合诸侯。”

例句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学术界出现了一个“百花齐放,~”的繁荣局面。

近义词

各抒己见  畅所欲言  百鸟齐鸣  

用百家争鸣造句

【0】为了促进学术进步,评论界必须百家争鸣,不能强求统一。

【1】由于贯彻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今年的文艺创作获得了丰收。

【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学术界出现了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

【3】文学创作上我们应提倡百家争鸣。

【4】春回大地,走在西湖百家争鸣的白堤、苏堤上眺望着湖面,只见湖面上波光粼粼,轻舟泛动。

【5】双百方针指引下,这种学术交锋贯彻百家争鸣的精神,往往都能充分说理,以理服人。

【6】先秦时期百家争鸣,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儒、墨、道、法四家。

【7】我们贯彻双百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8】学术上有不同见解,应当允许百家争鸣。不能唯我独尊,更不能党同伐异。

【9】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学术风气十分浓厚。

【10】荀子在百家争鸣中确立的性恶论成为其礼法思想的理论基础。

【11】没有百家争鸣,就没有科学的繁荣和理论的发展。

【12】各种观点,进人了日本"百家争鸣"的时代。

【13】没有百家争鸣,就没有学术的繁荣和发展。

【14】教学方法可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15】在国内百家争鸣的博客圈中,该书引起了不小的轰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