烘托 hōng tuō
(动)用一种事物陪衬另一种事物,使在对比之下更为明显突出。[近]烘衬。
烘托 hōng tuō
(动)用一种事物陪衬另一种事物,使在对比之下更为明显突出。[近]烘衬。
拼音: hongtuo
拼读:喝(he1)翁(weng1),烘(hong1)|特(te1)乌(wu1)窝(wo1),托(tuo1)
五笔: oart
语法:
语法:
【0】这幅画用蓝天作背景,更加烘托出人物内心的宁静。
【1】绚烂的灯光将鸟巢体育场烘托得更加金碧辉煌。
【2】正月十五,大街小巷都挂起了灯笼,把节日的喜庆气氛完全烘托起来了。
【3】繁华似锦的柳河城沐浴在和煦的阳光下,烘托出烈火烹油的盛世景象。
【4】绵亘不绝的海岸线,飞跃不息的大海,清澄无比的蓝天,广袤无疆的草原,城市成为世界杯斑斓的烘托。
【5】英雄模范离不开群众,红花还要绿叶烘托。
【6】没有庞大音响的烘托,只一架扬琴,外加古韵的修饰,便可以演绎出最动听的旋律。
【7】为了烘托圣诞节的节日气氛,四面八方的朋友齐聚圣诞树下,许愿祝福。
【8】在氤氲的雨气和迷离的雨意之后,一点点黄晕的光泛滥开来,溶化成模糊而柔和的光团,然后又结在一起,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平和的夜。
【9】在郑问大师的笔下,经典的羽扇鹤氅烘托出诸葛亮的仙风道骨,人物散发出迫人的灵气。
【10】这一段描写烘托出主人公内心充满野心和欲望的复杂心情。
【11】这篇小说用环境描写烘托悲壮的场面。
【12】这部作品从正面多层次地烘托了主人公的形象。
【13】侧面烘托春雨滋润万物,细密绵长闪烁的特点。
【14】基石,心甘情愿,默默无闻,永远承受着重量,烘托着雄伟和高贵。
【15】烘托和渲染原都是中国绘画的一种技法,前者是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外面烘托,使物象的特征更加突出;后者一般在需要强调突出的地方浓墨重彩,使画面中的形象更鲜明突出。现广泛运用于文学艺术创作,也是两种为突出事物特征的迥然不同的描写手法。
【16】文章的开头或从远到近,或由此及彼,从别的事物写起,再联想到要写的事物上来,借以烘托要写的事物。
【17】夸张指为追求某种表达效果,对原有事物进行合乎情理的着意扩大或缩小。要求使用时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根据,不能浮夸。其作用在于烘托气氛,增强联想,给人启示。
【18】这次流泪是感动,用眼泪表现出背影的感人,着力刻画出父子间的感情,有力的烘托父亲的爱,渲染了真挚的感情。
【19】冷冷的月光烘托心情的哀伤。
烘托:1、指陪衬,使明显突出;中国画技法名;文学创作的一种表现手法,即通过侧面描写,使所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2、国画的一种画法,用水墨或淡的色彩点染轮廓外部,使事物鲜明突出。3、写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