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瓜烂熟 gǔn guā làn shú
形容读书、背书流利纯熟。
滚瓜烂熟 gǔn guā làn shú
形容读书、背书流利纯熟。
拼音: gungualanshu
拼读:哥(ge1)稳(wen3),滚(gun3)|哥(ge1)乌(wu1)啊(a1),瓜(gua1)|了(le1)按(an4),烂(lan4)|诗(shi1)无(wu2),熟(shu2)
五笔: IROY
语法:
语法: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鲁编修因无公子;就把女儿当儿子;五六岁上请先生开蒙;读的是《四书》、《五经》;十二岁就讲书;就读文章;先把一部王守溪的稿子读得滚瓜烂熟。”
他学习很好,每次背课文都~。
【0】事前,他已把这篇演讲稿背得滚瓜烂熟了,可一上台却一个字也想不起来。
【1】老师要求我们把这首诗读得滚瓜烂熟。
【2】他学习很好,每次背课文都滚瓜烂熟。
【3】“步步娇”、“皂罗袍”、“山坡羊”,他都能唱得滚瓜烂熟。
【4】小明早就把这篇文章背得滚瓜烂熟了。
【5】昨天我把各科都背的滚瓜烂熟,今天一定能考个好成绩。
【6】他把我国律法背得滚瓜烂熟,为的是成为一名有所作为的律师。
【7】考试前,同学们把复习题背得滚瓜烂熟。
【8】这篇文章,她读了好几遍,现在已经背得滚瓜烂熟了。
【9】小明从小就把唐诗背得滚瓜烂熟。
【10】经过我的不懈努力努力,我终于把这篇文章背的滚瓜烂熟了。
【11】当老师提问我的时候,我毫不犹豫的把早已记得滚瓜烂熟的答案说了出来。
【12】小明把昨天的课文背的滚瓜烂熟了,在今天的默写中发挥很好。
【13】你要想把知识掌握得融会贯通,起码把这些知识点记得滚瓜烂熟。
【14】背课文,我们要求滚瓜烂熟,但这并不意味着死记硬背。
【15】她在台下已经把演讲稿背得滚瓜烂熟,结果在台上一紧张全忘了,一整天都垂头丧气的。
【16】读得滚瓜烂熟。但我随便指某一个字,他都不认识,这说明他只是背会了书,而不是认识了字。这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孩子的记忆力很好,会容易背会所学东西,但
【17】他酷爱读书,如果遇上了好的书籍更是如饥似渴的去阅读,最后还要读的滚瓜烂熟。
【18】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起码来说,新闻来源要可靠,文笔要通顺,自己本行话要背得滚瓜烂熟。
【19】滚瓜烂熟应该不能用在环境的句子,因为滚瓜烂熟形容读书或背书流利纯熟。
像从瓜蔓上掉下来的瓜那样熟。形容读书或背书流利纯熟。
熟能生巧 -> 巧言偏辞 -> 辞微旨远 -> 远不间亲 -> 亲密无间 -> 间不容瞬 -> 瞬息千变 -> 变贪厉薄 -> 薄寒中人 -> 人中骐骥 -> 骥伏盐车 -> 车马盈门 -> 门可张罗 -> 罗掘俱穷 -> 穷兵黩武 -> 武艺超群 -> 群口铄金 -> 金石之坚 -> 坚如磐石 -> 石烂江枯 -> 枯木发荣 -> 荣华富贵 -> 贵在知心 -> 心平气定 -> 定倾扶危 -> 危言竦论 -> 论世知人 -> 人非木石 -> 石沉大海 -> 海底捞月 -> 月异日新 -> 新人新事 -> 事在萧墙 -> 墙花路柳 -> 柳眉踢竖 -> 竖起脊梁 -> 梁孟相敬 -> 敬如上宾 -> 宾饯日月 -> 月没参横 -> 横说竖说 -> 说白道緑 -> 緑林强盗 -> 盗名暗世 -> 世扰俗乱 -> 乱箭攒心 -> 心劳日拙 -> 拙贝罗香 -> 香消玉碎 -> 碎身粉骨 -> 骨化形销 -> 销声匿影 -> 影只形单 -> 单枪匹马 -> 马入华山 -> 山高水低 -> 低头耷脑 -> 脑满肠肥 -> 肥冬瘦年 -> 年经国纬 -> 纬地经天 -> 天保九如 -> 如临深渊 -> 渊亭山立 -> 立此存照 -> 照本宣科 -> 科头跣足 -> 足不窥户 -> 户枢不蠹 -> 蠹政害民 -> 民心不壹 -> 壹败涂地 -> 地动山摧 -> 摧枯拉朽 -> 朽木难雕 -> 雕虫篆刻 -> 刻足适屦 -> 屦贱踊贵 -> 贵不期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