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官 qīng guān
(名)旧时称公正廉明的官吏。
清官 qīng guān
(名)旧时称公正廉明的官吏。
拼音: qingguan
拼读:七(qi1)鹰(ying1),清(qing1)|哥(ge1)乌(wu1)安(an1),官(guan1)
五笔: igpn
语法:
语法:
【0】包拯铁面无私,是历史上被人传颂的清官。
【1】明代的清官海瑞执法如山,不徇私情。
【2】该院将“一钱太守”、“二不尚书”等清官故事以图文并茂的形式镌刻在“清官墙”上,让干警们不忘职责操守。
【3】清官详查案情,明镜高悬,使沉冤得以昭雪。
【4】当然,上级的意图是想保护和奖掖“清官”。
【5】他是山西交城、石楼、河北阳原、宣化等地颇有廉名的清官。
【6】他是个一介不取的清官,深受民眾的爱戴。
【7】从古以来,为民请命的清官大有人在。
【8】古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他们家的纠纷,谁都没法管。
【9】他是个一介不取纺清官,深受民众的爱戴。
【10】历史上,有许多为民请命的清官,如海瑞、包拯等。
【11】宁做清官甘苦一生,莫当贪官遗臭万年。
【12】在封建社会,人民总盼望有个清官,能政简刑清。
【13】包公是一个铁面无私的清官。
1.清官即清资官,或称清职。魏、晋、南北朝时,人们崇尚虚玄,不愿务实,遂将“职闲廪重”(《晋书·阎缵传》)和接近皇帝的清要之职视为清官。一度并成为制度,《南齐书·东昏侯纪》记:“诏三品清资官以上应食禄者,有二亲或祖父母年登七十,并给现钱。” 2.清朝的官吏。 3.公正廉洁的官吏。 4.在坏体制下,做好事的官。 5.能为民请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