歃血为盟

歃血为盟 shà xuè wéi méng

歃:用嘴吸取。歃血:古代立约结盟时,在嘴上涂抹牲畜的血,以表示诚心。形容真心实意结为同盟。也作“歃血为誓”。

详细释义

拼音: shaxueweimeng

拼读:诗(shi1)啊(a4),歃(sha4)|西(xi1)月(yue4),血(xue4)|乌(wu1)欸(ei2),为(wei2)|摸(mo1)鞥(eng2),盟(meng2)

五笔: TTYJ

语法:

语法: 唐·苏安恒《请则天皇后复位于皇子》:“歃血为盟;指河为誓;非李氏不王;非功臣不封。”

例句

长征时,刘伯承用“~”的办法,和少数民族约定各不相犯,使红军胜利的前进。

近义词

对天盟誓  歃血而盟  

反义词

口血未干  

用歃血为盟造句

【0】今叔宝兄如此仗义,何不就在此处摆设香案,大家歃血为盟,以后必须生死相救,患难相扶,不知众位意下若何?

【1】群雄当下点起香烛,一齐拜天祷祝,接着便是歃血为盟,出征去了。

【2】双方当即击掌为誓,歃血为盟,同饮杯中酒,共图稻粱谋。

【3】字,大家意气相投,不如在此歃血为盟,结为异性兄弟,从此吉凶相共,患难相扶。

【4】他于是取酒歃血为盟:“我等誓不负约。”。

百科

歃血为盟,歃血:古代会盟,把牲畜的血涂在嘴唇上,表示诚意;盟:宣誓缔约。泛指发誓订盟。出自《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毛遂谓楚王之左右曰:‘取鸡狗马之血来。’毛遂奉铜盘而跪进之楚王,曰:‘王当歃血而定从,次者吾君,次者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