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遗

拾遗 shí yí

拾取旁人遗失的东西,据为己有

详细释义

拼音: shiyi

拼读:十(shi2)|姨(yi2)

五笔: rwkh

语法:

语法:

反义词

遗失  

用拾遗造句

【0】新中国成立后,社会秩序大大好转,许多地方夜不闭户,道不拾遗。

【1】人人称赞道不拾遗,夜不闭户的良好社会风气。

【2】古人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理想,在我们这个文明村已经成为现实。

【3】犹拾遗于涂,摭弃于野。

【4】戏美人,撷红采绿;游江山,拾遗补阙。

【5】在人类的保障事业中,慈善的作用是拾遗补缺,唤起人们的爱心和善心去帮助有需要的人。

【6】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并非只是一种奢望。

【7】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社会风气,在我们这个“双文明村”已经实现了。

【8】在促进社会保障体系走向完善的进程中,拾遗补缺是工会对自身社会保障工作的定位。

【9】随着社会救助体系逐步完善,临时救助拾遗补缺的作用日益突出。

【10】中文课上,教授要求把"路不拾遗"这个成语引申一下。

【11】回望过去古人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才发现现今社会人心不古啊。

【12】民风淳朴,路不拾遗的时代早已过去了。

【13】这类道不拾遗,夜不闭户之事,在我们村可是司空见惯,不足为奇。

【14】人们都希望出现夜不闭户,道不拾遗那么一种良好的社会风气。

【15】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正是社会治安良好的最佳写照。

【16】路不拾遗,固为人们所倡导,但如此似乎脱离了现实。

【17】回首拾遗,无奈已渐行渐远,只剩下莫及的后悔,在远方的地平线上,拉出一条深渊般的沟壑。

【18】这位七十多岁的老编辑,一生致力于辞书的编辑出版,退休后还一直在做拾遗补阙的工作。

【19】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已非虚言。

百科

拾遗,意思是拾取旁人遗失的东西,据为己有,出处在《史记·孔子世家》。

Arr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