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危济困

扶危济困 fú wēi jì kùn

扶:帮助,支持。济:接济。帮助救济生活困苦、处境危急的人。也作“济困扶危”。

详细释义

拼音: fuweijikun

拼读:佛(fo1)无(wu2),扶(fu2)|乌(wu1)欸(ei1),危(wei1)|鸡(ji1)异(yi4),济(ji4)|科(ke1)问(wen4),困(kun4)

五笔: RQIL

语法:

语法: 明·施耐庵《水浒传》:“素知将军仗义行仁;扶危济困。不想果然如此义气!”

例句

古典小说常描写英雄人物~,见义勇为。

用扶危济困造句

【0】扶危济困,是良好的社会风气。

【1】他不但见义勇为,而且还扶危济困。

【2】古典小说常描写英雄人物扶危济困,见义勇为。

【3】唐棣平日里最喜欢结交朋友、扶危济困。

【4】敢于为一群素不相识的人出头,扶危济困,救人于水火,可称得上是真正的仁人义士。

【5】修身者,去恶存善,扬长避短,日三省身;律己者,先忧后乐,严己宽人,克己让人;文明者,谦和有礼,诚实守信,扶危济困!

【6】想起金大侠书中的行侠仗义,扶危济困,顿时豪情万丈。

【7】在社会主义大国度里也有很多人不肯扶危济困。

【8】自学校开展“一帮一,手拉手”扶危济困活动以来,已有一百二十多名山区孩子和我们学校结成了帮扶对子。

【9】他靠养兔致富后,常常扶危济困。

【10】我有一个心愿,就是当别人遇到困难时,我要雪中送炭,在我遇到困难时要用艰苦卓绝的心情去面对,等我有能力了就去扶危济困。

百科

扶危济困是中国成语,解释为扶助有危难,救济困苦的人。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五十五回:“素知将军仗义行仁,扶危济困,不想果然如此义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