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谋杜断 fáng móu dù duàn
唐太宗时,名相房玄龄多谋,杜如晦善断。两人同心济谋,传为美谈。
房谋杜断 fáng móu dù duàn
唐太宗时,名相房玄龄多谋,杜如晦善断。两人同心济谋,传为美谈。
看到被侵略者洗劫后的村庄,真使人~,一股复仇的怒火不由得从我心底燃烧起来。
【0】看到被侵略者洗劫后的村庄,真使人房谋杜断,一股复仇的怒火不由得从我心底燃烧起来。
【1】我的意思是李叔你以此书好好教导李申兄长,让他成为房谋杜断之类的人物。
【2】李世民时有【房谋杜断】,说的是房玄龄出谋,杜如晦决断。
唐太宗李世民有两个得力的宰相,一个是“尚书左仆射”房玄龄,一个是“尚书右仆射”杜如晦。那时,唐朝开国未久,许多规章典法,都是他们两人商量制订的。人们把他们两人并称为“房、杜”。 《旧唐书·房玄龄杜如晦传》说:唐太宗同房玄龄研究国事的时候,房玄龄总是能够提出精辟的意见和具体的办法,但是往往不能作决定。这时候,唐太宗就必须把杜如晦请来。而杜如晦一来,将问题略加分析,就立刻肯定了房玄龄的意见和办法。房、杜二人,就是这样一个善于出计谋,一个善于作决断,所以叫做“房谋杜断”,形容他们各具专长而又各有特色。在当时看来,房、杜二人同心辅政,是合作得非常协调的,所以人们称赞他们“笙磬同音,惟房与杜”。
断子绝孙 -> 孙庞斗智 -> 智勇双全 -> 全始全终 -> 终而复始 -> 始终若一 -> 一知半见 -> 见财起意 -> 意兴索然 -> 然糠照薪 -> 薪尽火传 -> 传风搧火 -> 火冒三尺 -> 尺二秀才 -> 才学兼优 -> 优游岁月 -> 月落乌啼 -> 啼笑皆非 -> 非此即彼 -> 彼倡此和 -> 和蔼可亲 -> 亲当矢石 -> 石心木肠 -> 肠肥脑满 -> 满载而归 -> 归之若水 -> 水中着盐 -> 盐梅之寄 -> 寄雁传书 -> 书囊无底 -> 底死谩生 -> 生吞活夺 -> 夺其谈经 -> 经史百子 -> 子为父隐 -> 隐鳞藏彩 -> 彩衣娱亲 -> 亲操井臼 -> 臼头深目 -> 目挑心招 -> 招权纳贿 -> 贿赂并行 -> 行号卧泣 -> 泣不可仰 -> 仰屋窃叹 -> 叹为观止 -> 止戈散马 -> 马前泼水 -> 水宿风餐 -> 餐云卧石 -> 石破天惊 -> 惊心眩目 -> 目擩耳染 -> 染指垂涎 -> 涎眉邓眼 -> 眼空四海 -> 海涯天角 -> 角户分门 -> 门禁森严 -> 严于律己 -> 己饥己溺 -> 溺心灭质 -> 质非文是 -> 是古非今 -> 今是昔非 -> 非池中物 -> 物美价廉 -> 廉而不刿 -> 刿目鉥心 -> 心腹之病 -> 病魔缠身 -> 身做身当 -> 当风秉烛 -> 烛照数计 -> 计穷力竭 -> 竭泽焚薮 -> 薮中荆曲 -> 曲终奏雅 -> 雅人深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