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

弟子 dì zǐ

(名)学生或徒弟。[反]师傅。

详细释义

拼音: dizi

拼读:的(de1)异(yi4),弟(di4)|紫(zi3)

五笔: uxbb

语法:

语法:

近义词

学生  门生  高足  传人  

反义词

师父  师傅  

用弟子造句

【0】弟子事师,敬同于父,习其道也,学其言语。

【1】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与弟子。

【2】这些在旧社会被人轻视的梨园弟子,在新社会里,社会地位发生了根本变化,他们受到了人民的尊敬和欢迎。

【3】佛祖释迦牟尼曾带着一队弟子登山开坛宣讲佛法,自此之后信徒和旅客们便络绎不绝。

【4】“三千弟子标青史,万代先生号素王。”(出自唐代刘沧《经曲阜城》)

【5】教授人亦多矣,未曾有此性灵弟子也。

【6】师父,弟子惭怍,学艺不精,办事着三不着两,虎头蛇尾,给师傅脸上蒙羞。

【7】门人也有弟子的意思。

【8】他弟子皆亲仆使之役,采薪耕田。唯余尪羸,不堪他劳。

【9】一时间,掠法台下落星阁众弟子欢声雷动,齐声为师祖喝彩。

【10】他是少林俗家弟子,百年不遇的奇才。

【11】愿以此功德,回向弟子历代先祖、冤亲债主,离苦得乐。

【12】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比不如师,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13】善水峰善水殿,几个老者坐在几张大椅上,脸色阴沉的看着下面的一群弟子。

【14】陆柏钧是佛山咏春派姚才宗师高足林瑞文先生的亲传七大弟子之一。

【15】有位禅师有个很虔诚却天真的弟子,视他为活佛。

【16】弟子德薄能鲜,才疏略短,虽总领天下,执掌河山,却未识社稷兴亡,国家休咎,故此时常心存惴惴,如履薄冰。

【17】孔子的名声布满天下,实与得“执”于贡这位高足弟子有关。

【18】在清静肃穆的少林寺塔林前,僧俗二众弟子虔诚进行讽诵大乘经典、梵唱香赞、上供礼拜、悬挂纸串、焚烧金铂等系列祭祀追思活动。

【19】后人仰其道德高尚,又兼大弟子自来无名无姓,遂尊其为道德天尊。

百科

弟之子在中古时期称为弟子,弟子在当时是常用的宗亲称谓词之一。到唐代以后开始广泛地称为侄。[1] 另外,弟子,也指侄女,即弟弟的女儿。弟子即徒弟。如你对某种技艺有兴趣,想要学习,那你就需要寻找明师,以弟子的身份拜师学艺。。

Arr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