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明 kāi míng
(形)原意是从野蛮进化到文明,后来指人思想开通,不顽固,不保守:~之士|政治~。[近]开通。[反]守旧|顽固。
开明 kāi míng
(形)原意是从野蛮进化到文明,后来指人思想开通,不顽固,不保守:~之士|政治~。[近]开通。[反]守旧|顽固。
拼音: kaiming
拼读:科(ke1)哀(ai1),开(kai1)|摸(mo1)迎(ying2),明(ming2)
五笔: gaje
语法:
语法:
【0】爸爸妈妈很开明,从不给我施加过多的压力。
【1】奶奶人虽老,但思想却不腐朽,是个开明的老人。
【2】大约相当于春秋早期,杜宇氏禅位于治水有功的蜀相鳖灵,鳖灵建立了开明王朝。
【3】千秋日月开明圣,一曲阳关静塞尘。
【4】唐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加之国力强大、文化先进,增强了周边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促成了“胡越一家”盛况的出现。
【5】美国学生更能坐享其成,得以在足不出国的情况下,已可以浸淫于开明丰盛的国际文化翰海之中。
【6】这位相爷十分开明。
【7】年轻人思想开明,勇于接受新事物。
【8】抗战时期,许多党外开明人士积极跟共产党合作。
【9】国外的教育是比较自由的,而且是带沟通和商量方式,责骂较少,开明式教育的多。
【10】现在中国的教育就这样,而孩子只能忍耐,也没有什么特殊的办法。如果开明的父母的话,不会拿自己的孩子去比较,而一般的父母有这种比较在所难免。
【11】与其偷偷摸摸,不如把事情摊开明讲,更显得光明磊落。
开明,原义是从野蛮进化到文明,后来指通达事理,思想不守旧。如:开明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