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托 jì tuō
(动)托付;委托:把小孩~在朋友家中。
寄托 jì tuō
(动)托付;委托:把小孩~在朋友家中。
拼音: jituo
拼读:鸡(ji1)异(yi4),寄(ji4)|特(te1)乌(wu1)窝(wo1),托(tuo1)
五笔: pdrt
语法:
语法:
【0】孩子的学业是父母的寄托,家长的寄语都是充满满满的爱意,还有期望。
【1】如果我是一片落叶,我就寄托一份思念。
【2】如果我是一轮明月,我将用迷人的月色来寄托人们的魂牵梦萦。
【3】重阳节里登登高,寄托思念牵挂长
【4】早在汉代已有庆贺元宵之俗,至唐规模更为盛大,放灯寄托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5】傩舞历史悠久,带有原始宗教色彩和图腾崇拜意识的舞仪,寄托了村民的美好愿望。
【6】那一束束白花,寄托着人们对烈士的哀思。
【7】感恩明月,似缎光华,如霜美丽,我们对月流珠寄托思念。
【8】清明节,我们在爷爷的坟墓前摆放了一束鲜花,寄托我们无限的哀思。
【9】前两句写画意诗情,笔酣墨饱,挥毫落笔,兴会淋漓;后两句,写自己羽毛自惜,不妄不滥,高自期许,不随流俗,寄托他对封建浊世的清高超逸思想。
【10】我们协会凝结成了一条心,把希望全都寄托在你们身上了,现在正是大显身手的时刻,让他们见识见识我们的羁绊的力量!
【11】温州的雨还在绵绵而下,打湿了柳绿桃红,在我心里寄托着绵绵哀思。
【12】电影是艺术化的另一个世界,反映社会现实的同时更寄托了制作者的内心期望,哪部电影片尾曲,让你陷入思考,生命似乎有了新的注解?
【13】身历宋元易代的大变局,他对宋代兴亡史寄托着特别的关注。
【14】人们感激三公主,寄托对她的思念之情。
【15】寄情山水是在对自然山川的静观寂照中感悟人生,山水画成了中国文人士大夫寄托情怀的载体。
【16】他和载涛,善耄等人通同一气,都把除袁的希望寄托在载沣身上,对他的催迫更是利害。
【17】清代杜诗注疏契合了考镜源流、经世致用的学术背景,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的精神寄托。
【18】为了日后能找到张云亭,战友们将他埋葬在海河岸边,并立碑铭志,寄托哀思。
【19】花开花落满天飘,寄托哀思坟边绕。
寄托,本意是心灵的某种依靠,即在人郁闷、伤心、迷茫的时候需要安慰,却找不到身边真实的依靠时,心中那不切实际的,幻想的依靠;寄托是一种源自于精神层面本能的需求,它是将负面情绪疏导至被寄托处,以缓解内心感到的不安,这是一种给精神的药剂,宗教信仰即是一种建立在虚幻之境的特殊心灵寄托。相对而言,有精神寄托的人更少会对生存状态感到迷茫,心底更踏实,因而更有利于人们获得相对高效率高品质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