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

圣人 shèng rén

德高望重、有大智、已达到人类最高最完美境界的人,有时也专指孔子。

详细释义

拼音: shengren

拼读:诗(shi1)鞥(eng4),圣(sheng4)|日(ri1)恩(en2),人(ren2)

五笔: cfww

语法:

语法:

近义词

仙人  神仙  贤人  伟人  上知  至人  圣贤  智者  

反义词

小人  凡人  凡夫  

用圣人造句

【0】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1】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2】孔圣人说过君子不器就是这个意思。

【3】圣人的典籍,是用来讲教化的,只要熟悉经文,粗通传注大义,常使自己的言行得当,也足以立身做人就行了。

【4】在这个世界,书圣王羲之早已成就圣人之位,所做《兰亭序》,《十七帖》更早已被尊为人族之圣文!

【5】圣人不能为时,时至而弗失战国策。

【6】圣人恃道化而不恃智巧。

【7】他的所有行为品德与圣人大相迳庭。

【8】唯于圣人之言,洗心藏密,以察其精义;则天之时,物之变,极乎深而研以其几。

【9】圣人王世,贤者建功,汤举伊尹,周任吕望,行合天地,德配阴阳。

【10】捭之者,料其情也,阖之者,结其诚也,皆见其权衡轻重,乃为之度数,圣人因而为之虑。

【11】圣人旣躬,明悊之性。

【12】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13】圣人继天立极,始画八卦,兴嫁娶,教畋猎。

【14】唇竭则齿寒,鲁酒薄而邯郸围,圣人生而大盗起。

【15】圣人教人,皆略启其端,使学者深思而自得之。

【16】圣人论世而立法,随时而举事淮南子。

【17】虽然商人终日从事买卖之事,但只要致良知于事事物物,即问心无愧,也不妨碍他成为圣人贤达。

【18】圣人智出造化先,始独俯仰吾坤乾。

【19】秦之有司,负秦之法度;秦之法度,负圣人之法度。

百科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圣人”指知行完备、至善之人,是有限世界中的无限存在。总的来说,“才德全尽谓之圣人”。这个词语最初出于对“至善”“至美”的人格追求,所以圣人的原意,是专门指向完美的。但后来的诸子百家,乃至古今各种宗教、学派,也都有自己认定的圣人,但道家的黄老列庄;儒家的尧舜孔孟;墨家的大禹等圣人是受到后世公认的。在先秦古代圣人一词非儒家专有。所谓“圣人”,上左有“耳”以表闻道,通达天地之正理;上右有“口”表以宣扬道理,教化大众;下边的“王”代表统率万物为王之徳,德行遍处施行。《说文解字》曰:“圣者,通也。《邶风》:「母氏圣善。」传云:圣、叡也。《小雅》:「或圣或不。」传云:「人有通圣者。有不能者。」《周礼》:「六德敎万民。智仁圣义忠和。」注云:「圣通而先识。」《洪范》曰「睿作圣。凡一事精通、亦得谓之圣。」按:耳顺之谓圣。彼教所言耳根圆通亦此意。”在中国,古代圣明的君主帝王,及后世道德高尚学术造诣高深者,称圣人。圣人的介定经常出现在诸子百家之书籍。有的宗教专门通过一定的仪式加封圣人,但也有的圣人直接被大众尊奉为圣人。基督宗教(包括罗马天主教会、圣公宗、东正教会)、印度教、伊斯兰教、古巴的桑特里亚教中都有圣人。一些新纪元运动的人也将圣人的概念结合入他们的信仰。

Arr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