呆板

呆板 dāi bǎn

(形)死板;不灵活:他办事太~|~的形式。[近]古板。[反]活泼|灵活。

详细释义

拼音: daiban

拼读:的(de1)哀(ai1),呆(dai1)|波(bo1)俺(an3),板(ban3)

五笔: kssr

语法:

语法:

近义词

枯燥  愚笨  古板  呆笨  刻板  机械  痴呆  板滞  死板  木讷  呆滞  板正  木纳  翠鸟  

反义词

伶俐  生动  灵巧  灵活  活泼  自然  机灵  传神  融会  好笑  明锐  灵和  烂漫  灵变  

用呆板造句

【0】他做事呆板,不知道变通,为此失去了好多机会。

【1】明清时读书人把八股文当做求取功名的工具,把“起承转合”弄成了呆板僵死的格式,束缚人们的思想。

【2】写作是一个人的真情流露,切不可矫揉造作;作文要师法自然,不能拘囿于呆板的套路。

【3】他的字看起来有点呆板。

【4】平静的湖面只有呆板的倒映,奔腾的激流才有美丽的浪花!幸福不是靠别人来布施,而是要自己去赢取!生命的意义在不断挑战自己,战胜自己。

【5】女孩子都喜欢有点玩世不恭的男人,所以别显得对什么都特别在意,那样太呆板。

【6】海是动的,山是静的。海是活泼的,山是呆板的。

【7】如果定势思维地认为事情的正确答案只有一个,非常容易陷入呆板静止的思维模式。

【8】忙碌的人才能把事情做好,呆板的人只会投机取巧。

【9】城市里一排排的楼房,虽然看上去整齐,但一览无余,总觉有些呆板。

【10】有了风,树木才不会萎靡,湖面才不会呆板,风景才不会凝滞。

百科

呆板是形容词,意思是死板;不灵活。一般形容人的样子或动作。按:这是个错字词目,本字应该写作“硙板”。著名语言学家、词典学家王光汉先生在《庐州方言考释》一书中指出:“硙”,按《说文》解释,本义是磨子。引申作动词,表示磨动义。汉代扬雄《太玄·疑》:“阴阳相硙。”宋衷注:“物相切磨称硙。”《资治通鉴·后晋高祖天福二年》:“皆命发其骨,硙而扬之。”胡三省注:“硙……今人谓之磨。”因为磨,阻力较大,故当可引申出不灵活义。词典于“硙”的如上义均音wèi,然“硙”于《集韵》中有“鱼开切”音,正与合肥方言音相合。今言不灵活,均取用“呆”字。“呆”本古文“保”字;后用为痴傻义,音dāi。《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注明“呆”音dāi是“统读”,诸多词典竟将它又音作ái,《现代汉语词典》还特别注说读ái“专用于‘呆板’”,这显然是不妥的。而且不灵活与痴傻不是一回事......况其引申义还有“确定、肯定”等,如都取用“呆”字,所引起的误会自会更多。所以第五版《现代汉语词典》因仍然不知“呆板”当作“硙板”,索性取消“呆板”一说,干脆完全无视自在的语言事实。

Arr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