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干舌燥 kǒu gān shé zào
嘴巴因缺乏水分而觉得干燥口渴。
口干舌燥 kǒu gān shé zào
嘴巴因缺乏水分而觉得干燥口渴。
拼音: kouganshezao
拼读:科(ke1)偶(ou3),口(kou3)|哥(ge1)安(an1),干(gan1)|诗(shi1)鹅(e2),舌(she2)|资(zi1)奥(ao4),燥(zao4)
五笔: KFTO
语法:
语法: 三国·曹植《善哉行》:“来日大难;口燥唇干;今日相乐;皆当喜欢。”
老师在上面讲得~,我们在下面听得津津有味。
【0】天气热得人们口干舌燥,都想喝水。
【1】老师在上面讲得口干舌燥,我们在下面听得津津有味。
【2】惊蛰时节,乍暖还寒,气候干燥,容易使人口干舌燥、外感咳嗽。
【3】口干舌燥别小瞧,多喝开水菜汤补。
【4】如果长时间待在6月毒日晒得焦干的广阔平原上,必定会感到口干舌燥。
【5】小陈经常手脚冒汗、口干舌燥,经中医师诊断后认为是体内虚火上升的缘故。
【6】辅导员为了使大家明白这番道理,讲得口干舌燥。
【7】讲了一天话,讲得我口干舌燥。
【8】记得一年级时,我非常粗心大意,在学习成绩参差不齐的同学中属于较差的,放学回到家后,总要父母反复催促我认真复习,巩固拼音。看见小伙伴们开开心心地玩,而我却复习地口干舌燥,真羡慕他们啊。
【9】我不抱怨。三天来,我走了很多路,口干舌燥,在沙漠里寻找行踪,把露水当做希望。
出自三国·魏·曹植《善哉行》:“来日大难,口燥唇干;今日相乐,皆当喜欢。”。联合式;作谓语、补语;指非常干渴。释义: 燥:干。口舌都干了。形容说话太多,非常干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