匪徒 fěi tú
(名)强盗。也指残害人民的反动派或坏人。[近]强盗。
匪徒 fěi tú
(名)强盗。也指残害人民的反动派或坏人。[近]强盗。
拼音: feitu
拼读:佛(fo1)欸(ei3),匪(fei3)|特(te1)无(wu2),徒(tu2)
五笔: adtf
语法:
语法:
【0】匪徒负隅顽抗了一个小时,最终还是被人民警察捉住了。
【1】匪徒已被重重围困,有如釜中游鱼。
【2】这伙匪徒,正如鱼网鸿罹,被消灭的日子已经不远了。
【3】这伙狠毒的匪徒,干起了谋财害命的勾当。
【4】我军把这股匪徒全部收拾掉了。
【5】一群匪徒打起了大厦金库中6亿多美元公债券的主意。
【6】我军仅用十分钟就把一小股匪徒彻底解决了。
【7】一名护卫员与匪徒驳火受伤。
【8】老百姓早就盼着人民军队早日铲除座山雕一伙匪徒,为他们报仇雪恨。
【9】待警方接到报案再赶到现场,匪徒早已杳如黄鹤,不见踪影。
【10】匪徒负隅顽抗,结果被一一击毙。
【11】匪徒在闹市中抢劫,横行无忌,简直无法无天。
【12】匪徒见警察接近,便先发制人,开枪射击。
【13】这帮匪徒住在国外,英国警方鞭长莫及。
【14】这伙匪徒明火执仗,公开抢劫他人财物。
【15】这伙凶残的匪徒已别无选择,他们要么负隅顽抗而身亡,要么投降而受正法;他们已是身陷绝境中。
【16】在我军围追堵截下,这群匪徒如今已是草木皆兵,风声鹤唳,惶惶不可终日了。
【17】他勇敢地与匪徒作斗争。
【18】三个大胆的匪徒竟在热闹的弥敦道上旁若无人地打劫金铺。
【19】匪徒们逃到石头寨,企图负隅顽抗。
匪徒,指盗匪、强盗,是一汉语词汇,语出南朝任昉 《启萧太傅固辞夺礼》:“是知孝治所被,爰至无心,锡类所及,匪徒教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