势不两立 shì bù liǎng lì
势:情势。两立:双方并存。指矛盾十分尖锐的双方,不能同时存在。
势不两立 shì bù liǎng lì
势:情势。两立:双方并存。指矛盾十分尖锐的双方,不能同时存在。
拼音: shibuliangli
拼读:世(shi4)|波(bo1)悟(wu4),不(bu4)|了(le1)衣(yi1)肮(ang3),两(liang3)|了(le1)异(yi4),立(li4)
五笔: RGGU
语法:
语法: 《战国策·楚策一》:“秦之所害于天下莫如楚,楚强则秦弱,楚弱则秦强,此其势不两立。”
正义和邪恶~,这是天经地义的事。
【0】警察和歹徒势不两立,形成紧张的对峙局面。
【1】在这场纠纷中,双方势不两立,一直僵持到现在。
【2】正义和邪恶势不两立,这是天经地义的事。
【3】我与他有不共戴天之仇,势不两立。
【4】他们两人为什么会弄到水火不容、势不两立呢?
【5】这两派人马自从上次选举结怨后,就势不两立了。
【6】我们与那些企图危害祖国利益的不法之徒势不两立。
【7】两房为了遗产的事势不两立,闹得不可开交。
【8】你们两家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怎么把关系处理到势不两立的地步了?
【9】很明显,我同老头子至死也是势不两立。
【10】做文章呢,还是教书?因为这两件事,是势不两立的。
【11】我没料到他们为这一点小事竟会如此势不两立。
两立:双方并立。指敌对的双方不能同时存在。比喻矛盾不可调和。
立盹行眠 -> 眠花宿柳 -> 柳腰莲脸 -> 脸红筋暴 -> 暴躁如雷 -> 雷霆之怒 -> 怒气填胸 -> 胸有成略 -> 略迹论心 -> 心烦虑乱 -> 乱七八遭 -> 遭家不造 -> 造端托始 -> 始终如一 -> 一蹶不兴 -> 兴妖作怪 -> 怪事咄咄 -> 咄嗟之间 -> 间不容发 -> 发政施仁 -> 仁柔寡断 -> 断袖之宠 -> 宠辱皆忘 -> 忘年之契 -> 契若金兰 -> 兰芝常生 -> 生荣死衰 -> 衰当益壮 -> 壮志未酬 -> 酬功给效 -> 效犬马力 -> 力屈计穷 -> 穷鸟投人 -> 人己一视 -> 视如敝屐 -> 屐齿之折 -> 折箭为誓 -> 誓山盟海 -> 海约山盟 -> 盟山誓海 -> 海内鼎沸 -> 沸天震地 -> 地上天宫 -> 宫邻金虎 -> 虎体原斑 -> 斑驳陆离 -> 离奇古怪 -> 怪力乱神 -> 神飞气扬 -> 扬威耀武 -> 武爵武任 -> 任达不拘 -> 拘神遣将 -> 将门虎子 -> 子子孙孙 -> 孙康映雪 -> 雪案萤窗 -> 窗间过马 -> 马耳东风 -> 风清月白 -> 白衣苍狗 -> 狗偷鼠窃 -> 窃窃私议 -> 议事日程 -> 程门立雪 -> 雪窖冰天 -> 天宝当年 -> 年深岁久 -> 久悬不决 -> 决一死战 -> 战战业业 -> 业精于勤 -> 勤学好问 -> 问寒问暖 -> 暖衣饱食 -> 食不充口 -> 口耳相传 -> 传檄而定 -> 定倾扶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