倭寇 wō kòu
14-16世纪劫掠中国沿海地区的日本海盗。在日本国内混战中失败的武士,流为浪人,到海上走私、抢劫。16世纪中叶时最为猖獗,中国江、浙、闽受害最大。沿海人民奋起抗倭,明将谭纶、戚继光、俞大猷等征战多年,至16世纪60年代中才平定倭患。
倭寇 wō kòu
14-16世纪劫掠中国沿海地区的日本海盗。在日本国内混战中失败的武士,流为浪人,到海上走私、抢劫。16世纪中叶时最为猖獗,中国江、浙、闽受害最大。沿海人民奋起抗倭,明将谭纶、戚继光、俞大猷等征战多年,至16世纪60年代中才平定倭患。
拼音: wokou
拼读:乌(wu1)窝(wo1),倭(wo1)|科(ke1)沤(ou4),寇(kou4)
五笔: wtpf
语法:
语法:
【0】倭寇入侵的原因,与国际贸易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1】从建国开始,明朝一直深受倭寇的侵扰。
【2】戚继光率领他的戚家军百战百胜,驱除了倭寇。
【3】血染牡丹红,灾降南京城。铭记国耻痛,倭寇在行凶。
【4】陛下,倭寇虽为癣疥之疾,然沿海之民可不堪言,臣以为定当用心治理,想一万全之策。
【5】倭寇除尽日,我儿还家时。
【6】陛下,倭寇虽为癣疥之疾,然沿海之民可不堪言,臣以为定当用心治理,想一万全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