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辞害意 yǐ cí hài yì
因拘泥于文章的辞义而误会或曲解作者的原意。也作“以词害意”。
以辞害意 yǐ cí hài yì
因拘泥于文章的辞义而误会或曲解作者的原意。也作“以词害意”。
他虽然是年轻同志,参加工作的时间不长,我们也不能~。只要他说的话有道理,我们就应该听。
【0】他昨天感冒了,今天却在饮酒,他说这是以辞害意,说不定感冒还好得快点,我可不赞同这种说法。
【1】如果是说文章的修辞应当先求准确,应当恰如其分,不要矫揉造作,以辞害意,这当然是对。
以辞害意,成语,偏正式;作谓语、定语。释义:因拘泥于辞义而误会或曲解作者的原意。出自先秦·孟轲《孟子·万章上》:“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
意在笔先 -> 先圣先师 -> 师老兵疲 -> 疲于供命 -> 命途多舛 -> 舛讹百出 -> 出生入死 -> 死有余责 -> 责实循名 -> 名高天下 -> 下车伊始 -> 始终不易 -> 易于拾遗 -> 遗风余泽 -> 泽及枯骨 -> 骨腾肉飞 -> 飞龙在天 -> 天王老子 -> 子孝父慈 -> 慈悲为本 -> 本末倒置 -> 置之脑后 -> 后患无穷 -> 穷奢极欲 -> 欲扬先抑 -> 抑强扶弱 -> 弱水之隔 -> 隔皮断货 -> 货赂公行 -> 行步如飞 -> 飞鸾翔凤 -> 凤舞龙蟠 -> 蟠龙踞虎 -> 虎啸狼号 -> 号令如山 -> 山崩水竭 -> 竭尽全力 -> 力可拔山 -> 山穷水絶 -> 絶仁弃义 -> 义无反顾 -> 顾影自怜 -> 怜贫惜老 -> 老僧入定 -> 定乱扶衰 -> 衰当益壮 -> 壮发冲冠 -> 冠履倒易 -> 易如破竹 -> 竹柏异心 -> 心直嘴快 -> 快意当前 -> 前倨后卑 -> 卑身贱体 -> 体贴入妙 -> 妙想天开 -> 开口见胆 -> 胆大心麤 -> 麤心浮气 -> 气得志满 -> 满不在意 -> 意前笔后 -> 后发制人 -> 人多势众 -> 众毛攒裘 -> 裘敝金尽 -> 尽其在我 -> 我见犹怜 -> 怜牙悧齿 -> 齿牙春色 -> 色丝虀臼 -> 臼灶生蛙 -> 蛙蟆胜负 -> 负地矜才 -> 才薄智浅 -> 浅见寡闻 -> 闻风而至 -> 至纤至悉 -> 悉索敝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