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性 xí xìng
(名)在某种自然条件下或社会环境中长期养成的特性。
习性 xí xìng
(名)在某种自然条件下或社会环境中长期养成的特性。
拼音: xixing
拼读:西(xi1)姨(yi2),习(xi2)|西(xi1)映(ying4),性(xing4)
五笔: nunt
语法:
语法:
【0】松柏的可贵习性是耐寒冷。
【1】选书应和交友一样谨慎,因为你的习性受书籍的影响不亚于朋友。
【2】恒心和毅力正是克服虎头蛇尾习性的良方。
【3】在番茄温室内,熊蜂和蜜蜂的授粉习性不同。
【4】猫头鹰有白天睡觉晚上捉老鼠的习性。
【5】如果叶绿素的丧失是一个不可逆的进化过程,水玉簪族中全菌物异养习性的获得只出现过一次。
【6】以物易物,物物交换是人类共同的习性。
【7】光氧化与常绿阔叶植物的越冬伤害密切相关,但其伤害程度与树种的生态习性有关。
【8】而且他们不再野性难驯,而是完全放弃了自己的远古生活习性,因为它们已经生活在一种完美平静的幸福中。
【9】黄麂是孤独活动的动物,习性胆小谨慎。
【10】我们觉察到了固有遗传习性中被认为是邪恶的罪恶行径,所以不遗余力地建立一个社会去遏制它们。
【11】而住宅建筑正好是描述休斯敦除旧更新习性的恰当方式。
【12】通过在宽甸县白石砬子自然保护区的观察,报道了该鸟的求偶与交尾、营巢与产卵、孵卵与育雏等繁殖习性,并对雏鸟的生长变化及食性进行了观察与分析。
【13】只要你肯改掉好逸恶劳的习性,将来定会成功。
【14】狐狸换毛,但不会改变习性。
【15】他从小骄纵惯了,养成日后挥金如土的不良习性。
【16】千万别助长她懒惰的习性。
【17】环境对人的习性的改变有很大的影响。古人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这个道理。
【18】心猿意马、头脑的习性是四处游荡。
【19】生活习性截然不同的两种动物住在同一个笼子里,很难相容相安,恐怕是会互侵互斗的。
习性(xí xìng),基本解释为长期在某种自然条件或者社会环境下所养成的特性。如《北史·儒林传序》:“夫帝王子孙,习性骄逸。”唐·杜甫《送李校书二十六韵》:“小来习性嬾,晚节慵转剧。”另有修养性情的意思,如《北史·常爽传》:“由是言之,六经者先王之遗烈,圣人之盛事也,安可不游心寓目习性文身哉?”在佛学中又名习种性,即以前研习所修成的性